一、总体要求
发展方向绿色、低碳、智能、安全:坚持这一发展方向,聚焦建筑行业数字化赋能、绿色低碳、新型建筑材料等重点方向,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深度融合。
核心目标:
科技创新体系:构建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的科技创新体系。
技术成果转化:推动人工智能、绿色低碳、智能建造等技术成果转化。
标杆应用场景:打造标杆应用场景,促进建筑领域产业提质增效。
二、工作目标
重点领域:
绿色低碳技术:推动建筑绿色低碳技术的集成应用创新。
先进技术推广:推广绿建仿真模拟、模块化建造、能耗管理与碳排放监测等先进技术。
三、重点任务
(一)加快建筑产业绿色低碳智能化转型,形成一批先进适用的绿色低碳技术和绿色建筑材料产品。
关键核心技术攻关:
设计方法数智化、建筑能源零碳化、绿色建材低碳化;
新一代绿色施工技术(低排放、低噪声、低污染、少扬尘);
建筑防渗、降噪、隔热、抗震加固等技术及高性能新型材料。
(二)推动既有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化改造,提高能源利用效率,降低碳排放水平,推进建筑整体能效提升。
改造重点:
围护结构性能提升、能源结构转变、智慧运维管理;
室内环境与用能监测评估、室内供热系统计量优化。
(三)加快建筑绿色低碳技术集成应用创新,选取典型建筑开展工程试点,促进科技创新支撑行业向绿转型。
技术集成:
绿建仿真模拟、模块化建造、能耗管理与碳排放监测;
推广超低能耗建筑、装配式建筑等技术。
(四)推进城市更新智能化建设高质量发展
加强城市更新技术研发和集成应用
老旧小区改造:研发高效安全施工技术与工艺,推广无损快速检测装备;
绿色技术应用:结合历史建筑保护与修缮,引导新技术、新材料、新产品落地。
(五)政策支持
科技创新能力:提升建筑全产业链科技创新能力,培育科技型企业。
研发投入:促进建筑行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和科技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。
四、总结
绿色低碳技术:文件明确提出以绿色低碳技术为核心,推动建筑产业节能改造、绿色施工、既有建筑智慧化升级。
集成创新:通过集成创新(如BIM、AI、机器人技术)实现建筑领域的高质量发展与碳中和目标。
原文链接:北京市人民政府